1. 有錢人這麼想
  2. {parent_category}
  3. {sub_category}

手足情深,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不動產

  • {create_time}
{DM_BeforeImg}
{img_source}
{DM_AfterImg}

有人說,生二胎,
不是因為錢多錢少,
不是要生男孩女孩,
而是在這個人情薄涼,
充滿功利的世界給孩子留下一個親人。

在父母年老,
兒女需要獨自面對世界,
扛起社會家庭的責任的時候,
有兄弟姐妹的陪伴,支持,
面對生活磨難,
便多了一份力量和勇氣。
的確,這是一種美好的願景。

我想說的是,有了兄弟姐妹,
最重要的是,手足情深,享受同胞之情。

01
年初,朋友的爺爺去世了。
他的姑姑叔伯們為了爭老爺子的遺產,
鬧得不可開交,
之前的和睦相處在財產面前被撕扯得粉碎。
骨肉親情在這一刻多個笑臉都成了偽裝。
為了將老爺子的財產瓜分乾淨,
幾個兄弟姐妹心裡的算盤打得劈裡啪啦響。
老爺子在世的時候,為了妥善安置,
兄弟姐妹幾個商量,能出錢的出錢,
能出力的出力,朋友爸爸出贍養費,
老爺子由和他住一個院裡小兒子來伺候。
老爺子為了能讓小兒子照顧得好一點,
私下里給小兒子塞了不少錢。
可小兒子將老爺子當成財神爺,
三天兩頭索要老爺子的退休金,
三五年的時間,
用老爺子的錢在附近買了套房子。

等老爺子去世的時候,
兄弟姊妹為了多分一點財產徹底撕破了臉,
雖不至於老死不相往來,
可到底是在至親中劃了一道口子,
時間久了看似風過無痕,
可結了痂便不復當初。



父母生兒育女,為了傳承,
同時也有一份私心,
為了防老。可是防老的時候,
錯用了方式,
企圖用自己的財產拴住兒女的心,
兒女贍養父母的初心變了,結果可想而知。

父母走了,
子女為了爭奪家產六親不認,
大打出手,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
世上有一种血緣為紐帶的社會關係,
讓人割捨不斷。
如果手足之間相互算計,
那這世間還有誰值得你去信任?

02
小黎一直引起為豪的是,
他有特別親的姑姑舅舅。
他外公外婆前幾年相繼離世。
從此,長兄如父,長姐如母。

他猶記得外婆走了的時候,
小姨長跪不起,淚流滿面,
哭著要媽媽。
大姨摟著她的肩膀流著淚安慰道:
小妹,媽媽走了,我就是媽媽,
以後我的家就是你的娘家。
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,
更何況他們是血緣至親。
誰家一有事情,
兄弟姐妹幾個立馬前來應援。
沒有推脫,沒有怨言。
手足情深,
在他媽媽的兄弟姐妹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小黎是獨生子,
看到媽媽的兄弟姐妹相親相愛,
他由衷羨慕。



他體會不到這種感情,
但總能從媽媽身上看到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。
父母能留給孩子的,
房子,金錢都是短暫的,
只有親情是永恆的。
百年之後,
孩子最親的人除了自己的孩子們,
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們。
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能夠和睦相處,
互幫互助。

世界上有一種繾綣的感情叫牽掛。
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在世界上多一個人無條件的,
真誠的愛他,鼓勵他,時時刻刻牽掛他,
與他共擔風雨,共享繁華。

成功時有人發自內心慶賀,以他為榮;
失敗時有個可靠的肩膀,給他港灣。
作為父母,還有什麼放不下呢?

03
當然,教會孩子愛與被愛,
是手足親情中最重要的一課。
黃磊和大女兒多多參加《爸爸去哪兒》被人熟知,
黃磊對女兒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。
多多給妹妹餵食物
多多和妹妹產生爭執時,
黃磊這樣說到:
“一定要跟大的說,
你要讓著妹妹,要愛護她,
你大,就是要承受一部分。
將來小的長大了,
我也會跟她講,
姐姐已經出去了,
你還跟在爸爸媽媽身邊,
所以你要讓著姐姐。
特別小的時候我就跟她講,
你只要給別人一份東西,
就能從我這裡得到兩份,
讓她懂得給予和得到的關係。”



多多也不負爸爸期望,
在黃爸爸眼裡,多多是妹妹的
“小媽媽”,總是給妹妹無微不至的照顧。
而妹妹也總是乖巧地跟著姐姐的腳步走。
給予,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;
分享,是一種將快樂裂變的生活信念。
體現在兄弟姐妹間,
大概就是姐姐不在家,
妹妹捨不得吃掉姐姐愛吃的巧克力;
妹妹在幼兒園得了一朵小紅花,
回家就拿給姐姐看。

04
不偏不袒,給予他們平等的愛。
曾看到過一個故事,
一個女孩從生下來就不被重視,
奶奶不疼,媽媽不愛。
直到弟弟出生,
她看到了其樂融融一家親,
當然,這裡的幸福沒有她。
女孩憤怒,委屈,
對家人的怨恨就此生根發芽,
尤其對弟弟。從小到大,
她沒有當過一天合格姐姐。
她嫉妒弟弟得到的一切,
總是想方設法奪走。
對於弟弟的示好,
她也視而不見。
她不能原諒父母,
更無法原諒弟弟。

這甚至影響了她的一生,
她發誓將來只生一個孩子,
將自己的所有愛都給她。
網上有人說:生女兒怎麼了,
你家有皇位要繼承嗎?
也有人說女孩太偏激,
不管怎麼說,父母沒有拋棄她,
依舊把把養大成人,供她讀書識字,
不然她哪有自己想要的未來。
道理沒錯,可是在感情問題上,
向來沒有道理可講。
如果從小缺失相互的給予和愛,
長大了怎麼能夠彌補回來呢?
無論是男孩女孩,
每個孩子都是天使。
所有孩子都要被接納。
不要因為父母一時的“私心”,
埋下兒女間生嫌隙的“雷”。

兄弟姊妹間,最大的默契莫過於:
遇到困難,一個電話,
就能聽到心安;
一個眼神,就能看到支持;
一句“有我呢”,就能讓陰霾驅散。

兄弟姐妹,是父母留給孩子最美好最用心的禮物。
兄友弟恭,則是父母將來能留給孩子最珍貴的不動產。

有錢人這麼想:

{original_url}
{DM_AfterContent}

相關文章

  • 相關關鍵字:
{DM_BeforeComment}
{DM_AfterComment}

精彩好文

其他文章